文/冯逸华 由优活健康网授权转载
出现哪些肠胃道症状建议做大肠镜?多久要检查一次?根据《OpView社群口碑资料库》追蹤近6个月内“大肠镜常见问题”话题的网路声量表现,可一窥网友热议的大肠镜常见问题,帮助自己做好充分的检查準备。
大肠镜检查前6大常见问题血便、排便习惯改变就要检查观察近6个月内网友针对“大肠镜常见问题”相关话题的讨论,可以发现“哪些人需要做”是大众最常见的疑惑。事实上,当发现有排便出血、体重异常减轻、大便变细、排便习惯改变等状况时,千万不要轻忽,可能是大肠癌的警讯,应抽空做大肠镜检查。
除了生理上有明显异常外,若有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,如嗜吃红肉、有抽菸、喝酒、肥胖者,或有溃疡性大肠炎、大肠癌等家族病史,也都属于肠癌高风险族群,建议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,可直接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溃疡、息肉等病徵,发现后还能马上切除并採样检查。
45岁后最好3~5年检查1次还有不少民众好奇究竟“多久要检查一次”,若为肠癌高风险族群,30岁后即可考虑进行大肠镜,并视结果每1~2年定期筛检;若不属于高风险族群,则可在45~50岁后每2~3年定期检测,以不超过5年为原则。建议根据年龄、自己及家族的病史等因素调整检测间隔,或直接向专业医师谘询。
而“大肠镜费用”也受到不少网友询问,其中又以是否要加价做“无痛大肠镜”为热议。市面上自费大肠镜多落在3,000~5,000元,如怕检查过程中伴随有不适感,也可负担额外4,000~5,000元的麻醉费用做“无痛”。
有网友分享太太做大肠镜的心得:“在等麻醉时,有个病患在做一般大肠镜检查痛得唉唉叫,她认为麻醉这钱花得值得。”不过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验,提到:“就一点噁心感,而且一下子就过去了。”因此,不妨考量自己对疼痛的敏感度选择是否加购麻醉,让过程更加舒适。
相信不少民众在做大肠镜前,容易因为可能的不适感而却步、迟迟不愿受检,不过它在及早发现肠道问题、预防疾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不妨多了解检查前后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,以减少焦虑,能让检查进行得更加顺利。
(原文标题:大肠镜检查谁需要做?费用多少、低渣饮食怎么吃?6大QA一次看)